四川信息港  民生新闻

 

  前两天邂逅了一位90后男生,他和我一样是主持人,但他的副业可厉害了,是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南京白局”的代表性传承人。看似迥异的领域,在他身上获得了一种奇妙的和谐。他告诉我,纯粹是因为热爱,就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,学着学着,就学有所成了。而这个副业没有影响本职工作,相反,副业的“会唱”,配上主业的“能说”,正好锦上添花。

  也许是因为我的工作相对来说包容度高,只要不违反管理规定,副业有时候能与主业和谐共生。然而,对大多数人来说,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总是比较微妙的。哪怕是当初被格力当家人董明珠视为重点培养人才的孟羽童,从人人称羡的董事长秘书到默然离职,也就只隔了一句简单评语:“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广告是不合规的”。

  副业理论上是人们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的兼职,比如,写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作家当年明月,主业就是公务员。主业是会计,副业是网约车司机;主业是办公室文员,副业是网络主播;主业是销售,副业是公号写作者……这些主业与副业之间,似乎没有什么冲突。

  然而,这道边界不总是清晰明确的。用人单位不能保证8小时之外不加班,员工自然也不能保证8小时之内不摸鱼。比如,午休时间是自己的,可是,如果午休时间用工作电脑为副业忙碌,算不算占了单位的便宜?再比如,休息时间拿来干活儿,会不会影响上班时的状态?人不是机器,既做不到不关机,也做不到程序之间自由切换。从这个角度说,单位一旦发现员工有副业,多半会不大高兴。

  这就好比发现男朋友居然在说了晚安之后又陪别人聊天一样,哪怕他们之间并无暧昧,也让人感觉不爽。有一些员工眼里,雇佣关系是一种交易,你给钱我干活儿,你给多少钱,我干多少活儿。可公司时常会把雇佣关系上升到情感甚至情怀,看重的不是副业对主业的影响,而是忠诚。一旦产生不信任,那就看什么都不顺眼。实际上,若员工对本职工作的完成度是合格的,大可不用太较真。过于计较,换不来效率,更换不来忠诚,考核员工的关键,是主业有没有完成好,而非主业之外有没有干副业。

  当然,对员工来说,做好主业是本分。毕竟,公司不是让你来“兼职”干副业的。有时间、有精力、有能力,主业之外干点副业未尝不可。不过,说句扎心的话,副业带来的烦恼不是谁都能承受的,首先你得有一个副业。想干,不代表能干,干了,不代表能干好。最怕的就是,副业没干好,主业干没了。

  有调查显示,拥有副业的被调查者中,一半人副业收入不到主业的两成,只有6%的受访者表示,副业收入高于主业的。社交媒体上那些宣称“兼职播音”“兼职收纳师”月赚过万元的广告,听听就好。每次有人问我,播有声书真的很赚钱吗?我的回答都是:电商赚钱,主播赚钱,可惜咱做不成“顶流”。

  什么样的副业才是好副业?首先看动机。想赚钱的人,能赚到钱的就是好副业。想换赛道的人,能学到东西就是好副业。满足爱好的人,能保持激情就是好副业。可惜,当我们“既要又要还要”,就一定会生出不足之心。其次看匹配度。见人挑担不吃力是人性,网络作家中既有“大神”般的存在,版税百万千万元令人咋舌,但更多的是金字塔基的那些普普通通的“石头”,并没有那份才华可以支撑。第三看长远。干好主业的前提下,选择一个长期可持续的副业,而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,将成为一个人对自己最值得的投资。未来很多行业需要的都是跨界人才,一个人身上的斜杠,往往是最具竞争力的财富。(马青)